(1)實驗方法
采用哈林槽法(即遠近陰極法)。
計算公式:
式中 K—遠陰極和近陰極與陽極的距離比;
m近—近陰極上沉積出金屬質(zhì)量,g;
m遠—遠陰極上沉積出金屬質(zhì)量,g。
當K=5或K=2,m近= m遠時,分散能力最好,TP=100%;當m遠=0時,分散能力最差,TP=-100%。
(2)FN型添加劑的分散能力
測定條件:溫度60℃,K=2,結(jié)果見表1 [14]。
表1 FN型和NIRON鍍液均鍍能力
|
測定次數(shù) |
l |
2 |
3 |
|
FN型 NIRON型 |
一5 —4 |
—5 —6 |
—3 —7 |
注:計算公式為![]()
由表l可見,FN與Niron型均鍍能力基本接近。
(3)BNF型鍍液的均鍍能力
對BNF型鎳鐵合金鍍液的均鍍能力測試結(jié)果見表2[11],K值取2;pH=3.0,溫度
表2 BNF型鎳鐵合金鍍液的均鍍能力
|
電流密度/(A/dm2) |
鍍液類型 |
m近/m遠 |
TP/% |
平均值/% |
|
2 |
低鐵 低鐵 高鐵 |
1.8718 2.0041 1.9891 |
6.82 -0.20 0.55 |
3.33 0.55 |
|
3 |
低鐵 低鐵 高鐵 高鐵 |
1.9185 1.9942 1.942 2.0320 |
4.45 0.29 2.99 -1.57 |
2.27 0.71 |
|
3 |
亮鎳 亮鎳 OXY低鐵 OXY高鐵 |
1.8933 1.9285 2.0231 2.1726 |
5.64 3.71 -1.14 -7.94 |
4.68 |
由表2可見以下幾點。
①鎳鐵合金均鍍能力稍差于光亮鎳鍍液。
②鎳鐵合金高鐵鍍液均鍍能力比低鐵鍍液略降。
③電流密度對均鍍能力無明顯影響。
④BNF型鍍液均鍍能力比0XY公司鎳鐵合金均鍍能力較好。
(4)791-檸檬酸鈉鎳鐵合金鍍液均鍍能力
①實驗方法為赫爾槽法[35]。選取適宜電流電鍍10~15min,取出試片,清洗、干燥,分成10等份,用測厚儀測量1~8各部位中間位置的鍍層厚度δ。計算公式:
均鍍能力
式中 δ1—高電區(qū)l號方格中心鍍層厚度,µm;
δi—2~8號方格位置中心鍍層厚度, µm。
一般常取第5格鍍層厚度δ5作為平均厚度。
②配方1 791-檸檬酸鈉鎳鐵合金鍍液均鍍能力。
利用赫爾槽實驗比較測定,按均鍍能力計算公式得出鎳鐵合金鍍液平均均鍍能力為43%,而亮鎳液為41.8%[36],兩者均鍍能力很接近。
參考文獻
11鄺少林,洪春,費細健,徐善清。蔡泉井,潘獻輝,程林宜,郗曉林.BNF體系全
光亮、高整平、低濃度的雙層鎳鐵合金電鍍的研究.湖南大學科研處,1986
12左正忠,黃清安,蔡乃才,陳環(huán)釵。曾福生,宋毓秀,王守琴,高立新.以ABSB
為光亮劑的抗壞血酸體系電鍍光亮鎳鐵合金.材料保護,1983,3:7~12
34黃子勛,吳純素.電鍍理論.北京:農(nóng)業(yè)出版社,l982.168
35張景雙,石金聲,石磊,曹立新編著.電鍍?nèi)芤号c鍍層性能測試.北京:化學工業(yè)
出版社,2003.115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