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公司電鍍車間以鋅合金壓鑄件電鍍?yōu)橹鳎a工藝流程為:熱浸除蠟→電解除油→浸酸活化→氰化物預鍍銅→焦磷酸鹽加厚鍍銅→硫酸鹽光亮鍍銅→鍍光亮鎳→鍍仿金→鈍化→烘干→噴漆→烘干→檢驗入庫。在產品電鍍生產正常的情況下,鋅合金零件突然出現大批量的鍍層起泡現象,且都出現在電鍍烘漆后,表面出現的起泡形狀有大有小,分布位置也不固定。最嚴重時起泡率幾乎達到100%。將表面的起泡挑破后,發(fā)現起泡下是新鮮的基體表面,鍍層反面也覆蓋著基體金屬層,起泡下有的有黑點,有的則沒有。
1.故障原因分析
從實際現象看,起泡是從底鍍層出現的,所以從常規(guī)思路出發(fā),問題可能含出在前處理或氰化物預鍍銅工序上,分析故障原因可能:①零件前處理除蠟或躇油不徹底;②酸洗活化溶液成分異常;③氰化物預鍍銅溶液成分異常;④氰化物預鍍銅時接觸不良等。
2.初步排除故障方法
針對上述故障原因分析,采取以下措施以排除電鍍層起泡故障:①更換除蚓除油溶液;②更換酸洗活化溶液;③分析調整氰化物預鍍銅溶液,并將各成分調整到正常工藝范圍內;④打磨電鍍極杠和極座,保證電鍍導電良好。
但是采取上述措施處理后,鍍層的起泡現象依然十分嚴重,這說明問題不在電鍍線上,那么會不會是拋光的問題呢?于是技術人員將未拋光的鋅合金壓鋪毛坯件直接進行電鍍,結果故障現象還是沒有明顯改善,這樣問題的焦點就集中到了鋅合金壓鑄件本身,更換其他廠家的鋅合金壓鑄零件進行電鍍,結果起泡瑚象大大減少,產品合格率又恢復到正常水平。
3.電鍍故障的真實原因及排除方法
經過試驗排除,找到了問題所在是鋅合金壓鑄零件本身的質量不合格,是鋅合金壓鑄零件的質地比較疏松,表面存在許多孔隙。在電鍍時溶液滲入孔隙,雖然在電鍍后沒有馬上表現出來。但在烘漆處理時,因鋅合金零件內部滲入的溶液及氣體,使得這些部位出現體積膨脹,將表面鍍層頂脫,形成氣泡。而孔隙周圍的鍍層同鋅合金基體結合力依然很好,所以在形成氣泡時,鍍層將基體表層撕脫,從而形成氣泡下新鮮的基體表面。這和由于前處理不良造成的起泡現象是不同的,通常情況下,鍍層出現的氣泡下是發(fā)暗的基體和銅層,而氣泡下出現的黑點正是由于滲人溶液對基體材料孔隙腐蝕造成的,如果滲入溶液對孔隙沒有腐蝕,則不會出現黑點。
故障原因找到了,要求電鍍鋅合金零件本身的壓鑄質量達到要求,否則就不能進行電鍍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