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鋼鐵表面除銹
(一)化學(xué)除銹原理化學(xué)除銹又稱酸洗除銹,主要是利用酸等化學(xué)物質(zhì)的溶液與其表面的銹層(氧化物)發(fā)生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,生成可溶或不溶性的金屬鹽,從而達到除銹的目的。鋼鐵表面銹層、氧化皮的主要成分是鐵的氧化物Fe203、Fe304和Fe0等,在酸液的作用下,發(fā)生下列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:
Fe304+8H+→Fe2++2Fe3++4H20
Fe203+6H+→2Fe3++3HzO
FeO+2H+→Fe2++H20
酸液在與鐵的氧化物反應(yīng)的同時,也會與基體上的鐵發(fā)生反應(yīng)并析出氫氣。
Fe+2H+→Fe2++H2↑
反應(yīng)析出的氫氣從鋼表面逸出時,對銹層、氧化層起到剝離的作用,進入溶液時則起到攪拌酸液的作用。此外,析出的氫氣還可以將Fe203、Fe304中高價的鐵還原成易溶的低價鐵,有利于氧化物的溶解和難溶氧化物的機械剝離作用,加快除銹的速度,提高除銹的效率和質(zhì)量,其反應(yīng)式為:
Fe203+4H++2(H) →2Fe2++3H20
Fe304+6H++2(H) →3Fe2++4H20
(二)鋼鐵除銹溶液的組成配方及工藝條件鋼鐵材料種類繁多,不同類型的材料其所含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都有差別。因此,鋼鐵工件化學(xué)除銹溶液的成分、配方及工藝條件應(yīng)根據(jù)不同的種類來選擇,以便得到最佳的除銹效果。鋼鐵工件的常用除銹液配方及工藝條件見表2-25、表2-26。
表2·25普通碳鋼常用的化學(xué)除銹液配方及工藝條件
配方組分及工藝條件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硫酸/(g/L) 鹽酸/(g/L) 磷酸(H3P04)/(g/L) 鉻酸/(g/L) 氫氟酸 氯化鈉/(g/L) 六亞甲基四胺 [(CH2)6N4]/(g/L) 若丁/(g/L) KC緩蝕劑/(g/L) 十二烷基磺酸鈉(g/L) 三乙醇胺/(g/L) 水 溫度/℃ 時間/min 備注 |
75~100 110~150 200~500 3~5 20~60 5~50 適用于鋼及鑄鋼件 除銹 |
150~200 200~300 200~300 3 10 2 15~25 2~5 |
8.5% 15% 余量 85~95 2 除輕銹,適用于精密零件、軸承除銹 |
15 150 80~90 幾分鐘 適用于精密零件、儀表零件除 銹,對粗 糙度影響 不大 |
10%(體 積分數(shù)) 10%(體 積分數(shù)) 80%(體 積分數(shù))室溫或加熱 氧化物 不多的鋼 鐵件 |
100~200 100~200 0~0.5 40~60 5~20 氧化皮的 中高碳 鋼、低合 金鋼 |
150~360 室溫 1~5 表面光亮 少銹和有氧 化皮的中高 碳鋼,有氧 化皮的彈簧 或高強度拉 力鋼。對于 彈簧件酸洗 時,可加入 6~ 六亞甲基 四胺 |
表2—26鑄鐵及合金鋼常用的化學(xué)除銹液配方及工藝條件
配方組分及工藝條件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 |
預(yù)浸 |
酸洗 | |||||||
硫酸/(g/L) 鹽酸/(g/L) 硝酸/(g/L) 冰醋酸/(g/L) 氫氟酸/(g/L) 氯化鈉 六亞甲基四胺 E(CH2)6N4]/(g/L) 硫脲 若丁/(g/L) 苯胺/(g/L) 磺化煤焦油/(mL/L) 水 溫度/℃ 時間/min |
75% 25% 室溫 至粘砂氧化物除盡 |
100 10~20 30~ 至氧化物除盡 |
18%~ 20% 4%~5% 0.3%~0.5% 余量 65~80 25~40 |
350 0.8 0.8 0.3 30~50 60 |
12~28 0.8~120 1~2 40~50 10~20 |
230 270 10 50~60 |
450 50 10 30~50 0.1 |
100~ 200 100~ 200 0~O.5 40~60 5~20 |
備注 |
鑄鐵 |
鑄鐵 |
用于處理鑄鐵及大塊氧化皮。若鑄鐵表面有型砂,可加入2.5%氫 氟酸 |
鑄鐵大塊氧化皮除 銹 |
適用于高合金鋼除 銹 |
合金鋼 |
有氧化皮的中高碳 鋼、低合 金鋼 |
(三)鋼鐵氧化皮酸洗溶液配方及工藝條件
鋼鐵材料在熱軋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較致密的黑色氧化皮,其主要成分是Fe304。這種氧化皮結(jié)構(gòu)致密,與基體結(jié)合也很緊密,雖然對鋼鐵本身有一定保護作用,但在加工及運輸?shù)冗^程中已有局部破損,所以不管是用于電鍍或著色保護等用途,都必須要先清除這層氧化皮,否則后續(xù)工序無法進行。清除熱軋氧化皮可用酸液浸洗。鋼鐵件常用的清除氧化皮配方及工藝條件見表2—27。
表2—27清除鋼鐵件氧化皮的溶液配方及工藝條件
配方組分及工藝條件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硫酸/(g/L) 鹽酸/(g/L) 硝酸 磷酸(H3P04) (g/L) 六皿甲基四胺(g/L) 硫脲/(g/L) 若丁/(g/L) 三乙醇胺/% OP-10/% 水 溫度/℃ 時間/min 備注 |
200~250 2~3 30~50 至黑皮 除盡 有黑皮的鋼鐵件 |
150~200 1~3 30~40 至黑皮 除盡 有黑皮的鋼鐵件 |
15%(體 積分數(shù)) 30%(體 積分數(shù)) 5%(體 積分數(shù)) 室溫 至黑皮 除盡 有黑皮的鋼鐵件、沖 壓件 |
100~250 0.3~O.5 50~70 ≤60,至 除盡 有氧化皮的低碳鋼 |
10% 20% 1.05% 0.15 0.2 余量 室溫 至黑皮 除盡 有氧化皮的鋼鐵件 |
濃 15~30 除盡 為止 有黑 皮的一般鋼鐵件或沖壓件 |
200mL/L 480mL/L 室溫 10 經(jīng)熱處理(淬火)后的厚氧化皮的鋼鐵件 |
100~200 100~200 0~0.5 40~60 5~20 有氧化皮的中高碳 鋼、低 合金鋼 |
(四)不銹鋼的酸洗除銹
不銹鋼的酸洗應(yīng)根據(jù)氧化膜的厚薄不同進行不同的處理,如對于薄的氧化膜,只要通過一次酸洗就可以了,并可獲得光亮的表面。若氧化皮較厚時,只用酸洗浸泡表面粗糙,所以最好先用機械法或熔融堿處理過,待氧化皮基本清除后,再進行酸洗。
某工廠對不銹鋼制品(主要是熱作件與焊縫)的酸洗采用酸洗法或刷洗,對小件制品采用浸洗法。浸洗液配方如下:HCl 30%(體積分數(shù))+HNO3 5%(體積分數(shù))+緩溶劑2%(5%牛皮膠溶在95%H2 S04中)+H20至100%,溫度于室溫,浸泡時間25~50min,對工件無腐蝕,效果好。對于大件制品,當(dāng)無法進行浸洗的情況下可以用刷洗,刷洗液的配方為:HCl 50%(體積分數(shù))+H2050%(體積分數(shù)),溶液為室溫,刷洗效果也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