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電鍍網(wǎng)資訊:12月4日18時,中央氣象臺繼續(xù)發(fā)布霾黃色預警,天津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上海、浙江及四川盆地南部等地將再現(xiàn)霧霾。連日來出現(xiàn)的霧霾天給民眾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。為應對霧霾,各地各有關部門陸續(xù)出臺多項措施,向霧霾宣戰(zhàn)。
應急預案適時啟動
國務院發(fā)布治理大氣“國十條”后,各地紛紛出臺應急預案,對空氣質量進行分類,并明確不同污染情況下的相應措施,減少霧霾天氣對群眾健康的直接影響。
南京市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12月3日傍晚將空氣污染預警由橙色升級為紅色,按預案立即啟動紅色響應。這是該市今年首次啟動空氣污染紅色預警。
10月22日,北京市發(fā)布《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(試行)》,涉及監(jiān)測預報、預警應急、落實保障等3方面7項內(nèi)容,包含空氣質量監(jiān)測與預報、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級、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、預警發(fā)布與解除、組織保障、督查考核、社會監(jiān)督。
11月18日,濟南市政府出臺《濟南市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》,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分為紅、橙、黃3級,并明確應對各級預警的相應措施。比如,紅色預警啟動時,繞城高速以內(nèi)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,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,停止除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生產(chǎn)活動等。
去污染源從煤入手
在京津冀地區(qū),造成霧霾天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煤電鋼鐵燃燒產(chǎn)生的污染物。作為高耗能行業(yè)集中分布大省,河北治理霧霾率先向燃煤“開刀”。目前,河北已經(jīng)拆除、升級改造了一批重污染設施,拆除燃煤小鍋爐、茶爐、爐窯411臺,并計劃年底前完成3.5萬臺目標。除了燃煤,河北還將針對重污染地區(qū)開展除塵改造。在取暖季到來之前,確保完成部分電廠燃煤機組除塵改造。
沈陽市環(huán)保局近日要求所有燃煤鍋爐,必須確保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穩(wěn)定運行,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。所有儲煤場、灰渣場必須采取搭建煤棚、建設防塵網(wǎng)、煤堆苫蓋等有效措施,防止揚塵污染。
各地加快“煤改氣”步伐,加大新能源開發(fā)使用比重,從根源上控制空氣污染物排放。鄭州在2013年4月15日發(fā)布的《“藍天”工程白皮書》中提出,加快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的6家熱源廠“煤改氣”工程建設,2015年底停止使用燃煤。同時,鄭州市將不再審批建設新的燃煤熱電企業(yè),逐步減少煤炭消費量,不斷提高天然氣、電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比重。
天津在加快“煤改氣”進程中,提高燃氣供熱面積和燃氣供熱比重。到2014年,全市燃氣供熱將提高至64.47%。
機動車限行控尾氣
在部分城市,機車尾氣排放量大,成為移動源污染治理的重要領域。目前,除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特大城市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外,全國其他地方也紛紛出臺措施,鼓勵綠色出行,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。
12月2日,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《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行動計劃》規(guī)定,2014年底前,擴大黃標車限行范圍至三環(huán)線,2016年底前淘汰14萬輛黃標車。
在鄭州,黃標車污染對空氣質量已造成嚴重影響。目前,僅鄭州市區(qū)就有黃標車10萬輛,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機動車排放總量的七成。對此,鄭州已決定分3個階段對黃標車實施限行,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市、縣黨政機關和事業(yè)單位黃標車淘汰工作,并于2015年年底前,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營運黃標車。
公務車的使用控制也被列入霧霾治理日程表。11月8日,揚州市政府在《關于做好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空氣質量應急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》中規(guī)定,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將加強對公務車輛管理,非緊急情況一律不得使用公務車輛,帶頭限行。成都也將公務車納入繞城高速內(nèi)汽車尾號單雙號限行的范圍。
點 評
打好治理污染排放攻堅戰(zhàn)
我國長三角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(qū)和東北地區(qū)連日來再次遭遇持續(xù)性霧霾天氣。環(huán)保部門分析此次形成大范圍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,歸結為: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(xù)積累,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;二是機動車尾氣排放;三是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對空氣質量惡化影響較大。
不利的氣象條件加之冬季采暖期的特殊情況,使得污染排放在一段時間積累起來,預計短時間內(nèi)將無法消除。
面對防治大氣污染的嚴峻形勢,各地區(qū)、各部門打響了治理污染排放的攻堅戰(zhàn),加快轉方式調(diào)結構、加強污染防治立法等一系列防控措施陸續(xù)推出,治理力度不斷加大。只要我們堅定信心、攻堅克難,就一定能打贏這場防治大氣污染的持久戰(zhàn)。










